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①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②“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③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化”: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在古代典籍中,化一般指教化
(3)“文化”:《说苑·指武》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中古经典的“文化”含义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文化”与英语中的“culture”对译。
二、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钱穆《中国文化精神》:“文化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三个特征: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征: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S

————A108资料网下载必看————
1、资源失效请联系发布作者或者添加网站客服QQ微信同号 “ 1825924267 ”处理,并发送资源标题,我们会及时找处理2、本站分享的资源均通过网络等公开合法渠道获取的资源,仅为阅读交流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谢谢合作!
3、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方所有,本站不对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
4、若版权方认为本站侵权,请联系发邮箱“1825924267@qq.com”告知删除。
5、社区资源维护靠大家,请文明发言,合理使用,切勿肆意任意传播。
* 部分资源需付费是对搜集、整理及网站运营必须的支出做适当补偿,敬请谅解!
* 每位访客应尊重版权方的知识产权,支持版权方和出版社!